疫情之下,面对压力你应该这么做
文 | 疫情之下,面对压力你应该这么做 2020-03-19

QQ截图20200319120222.jpg




01

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打开微博...能从各种渠道中接收无数关于疫情的消息。最近小睿被这样一组图片所震撼

111111.jpg

在经过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的团结与努力,国内新冠肺炎的疫情状况在一点点地好转。从起初爆发式的增长到如今国内病例数量得以控制。

在这背后的是无数群众们众志成城的付出,更是无数民众与无数家庭的咬牙坚守,天佑中国!

正当我们以为可以缓缓舒一口气的时候,伴随着国外诸多国家成为疫情重灾区,从境外输入国内的病例开始增长。

QQ截图20200318100013.jpg


或是外派而出的商务人员、或是在海外勤勉求学的莘莘学子、亦或者是国内刚刚放松的民众那一颗颗微微舒缓的心再一次被悬提而上,在胸腔内惴惴不安地摆动着。


02

我有一个在澳大利亚学医的朋友,在前几天刚刚抵达国内机场,就被防疫人员直接带走集中隔离14天进行医学观察。和他聊天的过程中他的情绪一下子爆发而出压力如山崩地裂般呼之欲出,隔着一个手机屏幕我都几近被他的情绪所感染。

在国内疫情初期,病毒式的增长以及外媒故意抹黑般的宣传,包括朋友在内的一大批在海外的国人,受尽了外人的白眼,背后的流言蜚语更是不在少数。


QQ截图20200319120329.jpg

直至最近国内疫情好转,国外疫情开始爆发,再加上澳大利亚国内政府的政策,使得朋友不得已中断学业申请休学并延期毕

同时受到影响的澳大利亚留学生达十万之多,更有决定滞留在澳大利亚者由于无法负担高额的房租而群租起了仓库暂且居住。

朋友回国后安分守己地配合着防疫工作进行隔离,但是社交平台上网民们铺天盖地的谩骂,无脑般地将舆论矛头对准了这一批又一批在海外留学的学子。


QQ截图20200319120335.jpg



再加上近日几则关于回国后态度恶劣且拒接配合防疫工作的新闻出现,朋友这般在国内外收到指责的人群,所背负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在如今信息化的大潮下,不可能完全做到避开这些消息,这些舆论就如同压倒朋友最后的一根稻草,让苦苦煎熬的他彻底被压力弄得心神不安,近乎崩溃。

朋友的遭遇只是若干人群的小小缩影之一罢了。


03

这一场疫情,就如同一个放大镜般,将每个人平常生活中的压力窥视得明明白白,并加以放大,直至临近自身所能承受的边缘。

你是否因为疫情而感到恐慌?
你是否因为买不到口罩而感到焦虑?
你是否因为学业而感到紧张?
你是否因为无法出门而感到抑郁?
你是否因为失业而感到难过?
......

各种各样的压力无处不在,我本人也难以逃脱被压力折磨的命运,在疫情当道之下的现在,无奈被“封印”在家的我愈发感觉到焦躁与不安。

QQ截图20200319120341.jpg

曾经晚上熙熙攘攘的街道以及路边支起的小摊充满了朝气,而如今只剩下一条空旷无人的街道。

我喜欢安静却不喜欢寂静,这种寂静毫无生气,一切都显得死气沉沉,几乎要把我折磨地快要癫狂。

唯有在每日的午后与朋友之间的小憩和沟通才能让我找回片刻的真我

你看,这不就是在面对压力之下,人身自我调节的抗压能力吗?正是由于这种自我调节的存在,才能让你我在这被放大之后压力的缝隙当中得以喘息片刻。

QQ截图20200318102239.jpg

看似简单,但是大多数人往往会忽视这种自我调节功能,但你越是忘记它的存在,越是会感觉到压力的迫近,直至彻底认命,一个人独自背负承担着压力。

千万不要小瞧这种自我调节的功能,不妨找个适宜的午后,做一点自己感兴趣又能放松自己的事情,给自己缓口气吧。


04

压力来自何处?
有人说,压力源于自身,也有人说压力源于外部事物。
这两者都没错,但绝非压力起源的本质。
要我说,压力源于恐惧,始于欲望



QQ截图20200319120351.jpg



就拿如今的疫情作为例子,疫情之下,绝大多数人都会因为买不到口罩而感到焦虑。这一种压力的产生实则是源于内心深处对于疫情的恐惧,没有口罩就无法对抗疫情,甚至更通俗地来说——怕死。直至想方设法买到口罩后产生出了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换一些平常的例子来说的话,孩子高考升学而感到压力,是因为害怕无法进入到自己所期望的好大学。直到进入心仪的学校后这种压力才得以落地

有个朋友新入职场,却总是觉得惴惴不安颇有压力,是因为害怕自己的表现无法得到认可,想要拼命地表现自己,后又碰到疫情的影响,公司破产朋友被迫失业,但是却觉得如释重负

QQ截图20200319120347.jpg

正是因为对于某种事物太过于渴望,从而滋生出了反面情绪中的恐惧,压力就夹在渴望与恐惧的缝隙中孕育而出了。

你对事物的渴望越大,心中滋生出的恐惧也就越大,从而孕育的压力也就更大。俗话说的好,“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个“动力”不正是一种渴望的表现么?


05

在我们明白压力来自何处之后,我们才能来想方设法缓解压力、摆脱压力——自我调节每个人自我调节的方式都各不相同。

1、自我安慰

抚慰自己的内心,告诉自己“我能行”,告诉自己“我最棒”。这是一种尝试把自己的压力进行合理化,并且开导自己的方式。

2、自我躲避

遇到困难下意识的就想绕过它而非直面它,这是植根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原始本能,面对压力也是如此。

遵从眼不见心不烦的理念,不再去接触给你带来压力的事物以及相关的内容。吃吃美食,看看喜欢的电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都是自我躲避的体现。

QQ截图20200319120341.jpg

3、情绪宣泄

当你的压力积攒到一定地步之后,你的心中就会有一种“破坏”的欲望迸发而出。

就拿最近被网课摧残得体无完肤的孩子们来说,你会发现很多孩子会产生不安的情绪,甚至是会撕碎作业本,大吼大叫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4、直面压力

在一些情况下,无论是自我安慰、自我躲避还是情绪宣泄,你会发现压力始终在那里,而你又不得不去面对。

这时候你就应当直面压力,进行一场“突围战”。在这场与压力的博弈中,过程想必是痛苦的,不过一旦突围成功后你也必将获得成长。

QQ截图20200319120400.jpg

5、寻求帮助

有的人面对压力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默默承担压力,想要寻求别人的帮助但是却又觉得开不了口,会觉得这种求助于人,依赖他人的行为是一种羞愧乃至懦弱的表现。

实际上,这一点都不丢人,不妨寻找一个亲近可靠的人,大声地向他诉求着“我需要你的帮助”吧!


06

最后,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一定不能忘记你与生俱来的“自我调节”。

你要一定要清楚地认知到“自我调节”的价值,它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达到缓解压力,舒缓身心的目的。

QQ截图20200319120408.jpg

同时你也需要去接受自我调节时候的任何步骤,不要觉得某一步或某一种行为难以启齿、害怕去哭泣、害怕被嘲笑。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压力,而人生的意义不正是在这些压力之下的自我成长并且更好的完善自己么?


END


相关文章
睿心冥想4.0睿心隐私政策与服务条款2024
每一次正念练习,都是对自己的善意关注
情绪管理|「转念」一想,其实还好
动画短片《你不是你的想法》|控制不住胡思乱想的时候,试试这样做
分类浏览
最新文章
2024-07-02
睿心冥想4.0睿心隐私政策与服务条款2024
2024-01-02
每一次正念练习,都是对自己的善意关注
2024-01-02
情绪管理|「转念」一想,其实还好
2023-11-29
动画短片《你不是你的想法》|控制不住胡思乱想的时候,试试这样做